行政二支部:参观沙家浜 接受再教育
3月19日,在学院党委的统一组织下,我们行政二支部党员和全院党员同志一起,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并游览了风景区。
首先,我们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,该馆始建于1988年,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,分“建党及大革命时期”、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”、“抗日战争时期”、“解放战争时期”和“今日沙家浜”五大部分,以丰富的内容、翔实的史料,再现了沙家浜地区乃至整个常熟地区,“自五四”运动到常熟解放,尤其是群众和党的领导的武装力量浴血奋战的业绩。展览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“鱼水情深”。
随后,我们向东走过天开波镜牌坊,便来到了沙家浜主景区内。当我们一进沙家浜景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瞻仰广场,以“郭建光”、“阿庆嫂”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,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。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,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。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、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,演绎深化鱼水情深主题。在红石民俗文化村,这里几乎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,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, “春来茶馆”也坐落其间,“垒起七星灶,铜壶煮三江;摆开八仙桌,招待十六方”, 在“春来茶馆”的对面,戏台上正在演出京剧《沙家浜》片段。那唱腔是那么的熟悉。与之毗邻的是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,有些同志还坐了船,作了一次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游览。
沙家浜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“红色教育游”,意义深刻,值得回味。我们除了体会到蓝天、白云、芦苇所带来的丝丝惬意之外,更是内心深受鼓舞,我们应该把沙家浜精神发扬光大,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